EN /

您的位置:首页 /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
流感来袭!发热门诊诊疗量翻四倍,专家:这些人易发展为重症

发布时间: 2022-06-24 访问量:

仲夏已至,气温和湿度也随之升高,部分传染病进入了高发季节,发热门诊的就诊量也急剧攀升。

南都记者走访发现,发热门诊人满为患,是近段时间广州各大医院的普遍写照,部分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翻了四五倍。广东流感夏季流行高峰杀到,近日咨询流感疫苗的市民也普遍增多,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天接种了40余人次。

广东疾控提醒,广东已进入夏季流感高峰,一些学校和集体单位已出现局部疫情,民众应注意做好预防。

走访

广州医院发热门诊“爆棚”

有医院诊疗量翻了四五倍

进入6月以来,发热门诊持续“爆棚”。这些患者大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肌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,被诊断得了流感。其中,流感患者以学龄儿童居多。

“近段时间,广东省中医院发热门诊的诊疗量翻了四五倍。4个院区累计日均门诊量超1000人次,其中仅大学城院区,日均门诊量就达到500人次。”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李芳说。

目前就诊的发热患者中,儿科患者占了1/3,大部分患者具有流感样症状;单从二沙岛医院来看,发热患者有三成以上通过检查临床确诊为流感。

“目前来看,学龄前儿童、青壮年患流感比例更高。这也跟他们活动范围有关,经常外出学习工作导致感染机会增多。”李芳表示。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发热门诊医生忙不过来了。近段时间,成人诊疗量从日均70人左右攀升至250人次,儿科就诊量几近翻番,近期高达200余人。为缩短患者就诊时间,医院紧急增派医生协助诊疗。

 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 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人来人往。

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,发热门诊同样人满为患,日诊疗量300~400人次。仅呼吸科的诊疗量,就比往年大概增加了20%~30%。

 

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患者排长龙。

6月17日,广东疾控发出提醒,5月以来,广东省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(ILI%)出现上升趋势,但仍处于基线以下水平;病原学阳性率近期出现上升趋势,以A(H3N2)型流感病毒为主。

症状表现

有这些症状小心流感

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

6月以来连日雨水,广州白领夏女士已中招两回流感,先是发热畏寒、头痛、全身酸痛,紧接着出现咽喉痒、咳嗽的呼吸道症状。一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,夏女士便没放心上。不久办公室咳嗽声此起彼伏,夏女士赶紧前往附近医院就诊,确诊甲流服药3天后症状消退,但几日后又感染了甲流。

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?南医三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达成表示,一般而言,普通感冒症状较轻,不发热或轻、中度发热,无寒颤。流感患者症状较重、持续时间长、全身症状明显,包括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等。

广中医一附院呼吸科医生张高提醒,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,发病后尽快就诊,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主动戴上口罩。

普通感冒多局部症状,如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咽痛;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,如全身乏力、疼痛、发热怕冷、精神差,如果身边很多人都有类似症状,出现聚集特点,则为流感。

 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 

流感和普通感冒如何区分?(省中医李芳教授供图)

流感来袭,如何有效预防?急诊科主任李芳教授表示,最好的预防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,特别是近期流行的H3N2病毒的流感疫苗;也可以通过服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来进行紧急预防。

预防手段

两天打出40余针流感疫苗

抗流感“神药”断货或涨价

进入夏季流感高发季节,近日咨询流感疫苗的市民也普遍增多。

天河区棠下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,往年流感疫苗从9月份开打,一直到明年的3月份。今年流感早早来袭,6月17日该中心2022年批次流感疫苗刚到位,两个接种日就已经打出40余针。据了解,该批次疫苗为3岁及以上四价流感疫苗,可以预防H3N2毒株,目前供应充足。

“儿童、老年人优先推荐接种,其他年龄段也可以接种,但鸡蛋白过敏、急性疾病、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、癫痫等未控制脑部疾病等人群不适宜接种。”对方提醒。

即便接种流感疫苗,也需要一个月左右才产生抗体。

为紧急预防或治疗流感,部分市民选择服用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“奥司他韦”。夏季流感高发,这一药物需求量随之攀升,不少药店一度断货、涨价,受供货影响,有医院“奥司他韦”紧缺,甚至出现开不出药的情况。

据悉,在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《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20年版修订版)的通知》中,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三个西药是抗流感病毒治疗的推荐药物。其中,帕拉米韦是静脉用制剂,扎那米韦仅适用7岁以上儿童,只有奥司他韦全人群各个年龄段适用。

 

 

《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20年版修订版)的通知》

“发病48h或72h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,效果比较显著。老弱病幼孕人群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,可以减少住院的风险。而对于大部分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来说,即使没有口服抗病毒药物,通过多休息、多饮水也可缓解流感症状,但需要就医,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。”张高表示。

对于哄抢奥司他韦预防流感的做法,张达成则认为没必要。“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,如果病情较轻、症状不严重,而且身体既往健康,有可能自愈,这也可以视为成人免疫系统的一种锻炼。”

同时他提醒,如果症状明显还是需要及时就医。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甲流,可能引发基础疾病突然加重、危及生命。

近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就曾接诊一位有冠心病的老人,因为发烧、胸闷来院,确诊甲流后发现肺部感染加重,病情急剧恶化;还有一些慢阻肺患者患甲流后,容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,甚至出现呼吸衰竭。

那么哪些人群感染流感病毒,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?

李芳提醒,医生会要求一些流感病人住院治疗。特别以下人群感染流感,应给予高度重视,发病48h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,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。

1.年龄小于5岁,尤其小于2岁的幼儿;

2.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;

3.伴有下列疾病或状况者: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系统疾病(高血压除外)、肾病、肝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、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、免疫功能抑制(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);

4.肥胖者(体重指数BMI大于30);

5.妊娠期妇女

正确应对

9个小锦囊,助你度过流感高峰期

我们该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?

1.注意个人锻炼

积极锻炼身体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,加强体质,预防流感的发生,比如跑步、爬山、骑自行车等,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锻炼。

2.注意开窗通风

室内注意开窗通风,让室内空气更洁净,呼吸更新鲜的空气,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。

3.热水泡脚

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新陈代谢,用热水泡脚也是预防感冒好方法。

4.充分的休息

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作息要规律,人的睡眠状态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,避免熬夜等情况发生,身体感觉到疲劳的时候就一定要及时休息,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。

5.注意饮食

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,均衡营养,新鲜的瓜果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,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,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,可避免反复地发生呼吸道感染。

6.注意防寒保暖

冷暖交替的时候人体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,抵抗能力就会下降,容易使得流感病毒侵袭人体;大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,出汗时,不要马上脱衣摘帽,避免受风着凉。

7.注意个人卫生

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,勤通风,勤洗手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病菌,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污染他人;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,以免传染他人。

8.接种疫苗

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几率,减轻流感症状,防止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建议有基础疾病患者及老人、儿童于每年流感高发季节前(约10-11月)接种流感疫苗,以减少重症流感感染情况。

9.中医保健预防

流感高发季节可辨证使用预防流感的中药汤剂,进行中医推拿按摩、刮痧、艾灸、穴位贴敷等,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气,预防感冒,消除疲劳,增强人体体质。

采写: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查冠琳